通過表麵修飾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效果 1. 引言 滌綸(聚酯纖維)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合成纖維,因其優異的機械性能、耐化學性和易加工性,在紡織、服裝、家居和工業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滌綸纖維的易...
通過表麵修飾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效果
1. 引言
滌綸(聚酯纖維)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合成纖維,因其優異的機械性能、耐化學性和易加工性,在紡織、服裝、家居和工業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滌綸纖維的易燃性限製了其在某些高風險環境中的應用。為了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研究人員通過表麵修飾技術對其進行了大量改進。本文將詳細探討通過表麵修飾提高滌綸纖維阻燃效果的方法、機理及實際應用,並結合產品參數和實驗數據進行分析。
2. 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現狀
2.1 滌綸纖維的燃燒特性
滌綸纖維的主要成分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燃燒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熱分解階段:在高溫下,滌綸分子鏈斷裂,生成可燃氣體(如CO、CH₄)和焦炭。
- 燃燒階段:可燃氣體與氧氣反應,釋放大量熱量和煙霧。
- 炭化階段:殘餘的焦炭進一步氧化,形成灰燼。
滌綸纖維的極限氧指數(LOI)約為20-22%,屬於易燃材料。為了提高其阻燃性能,通常需要通過化學改性或表麵修飾來抑製燃燒過程。
2.2 阻燃性能的評價指標
阻燃性能的評價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 極限氧指數(LOI):材料在氧氣和氮氣混合氣體中燃燒所需的低氧氣濃度。
- 垂直燃燒測試:評估材料的燃燒速率和自熄性。
- 熱釋放速率(HRR):材料燃燒時單位時間內釋放的熱量。
- 煙密度: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量。
測試指標 | 測試方法 | 典型值(未改性滌綸) |
---|---|---|
LOI | ASTM D2863 | 20-22% |
垂直燃燒 | ASTM D6413 | 易燃,無自熄性 |
HRR | ISO 5660-1 | 高 |
煙密度 | ASTM E662 | 高 |
3. 表麵修飾技術概述
表麵修飾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在纖維表麵引入功能性塗層或改性層,以改善其性能。在阻燃領域,表麵修飾技術因其操作簡便、成本較低且對纖維本體性能影響較小而備受關注。
3.1 表麵修飾的分類
根據修飾方法的不同,表麵修飾可分為以下幾類:
- 物理修飾:包括塗覆、浸漬、等離子體處理等。
- 化學修飾:包括接枝聚合、化學交聯、溶膠-凝膠法等。
3.2 表麵修飾的優勢
- 高效性:表麵修飾可以直接在纖維表麵形成阻燃層,顯著提高阻燃性能。
- 選擇性:可以根據需求選擇特定的修飾方法,實現多功能化。
- 環保性:相比本體改性,表麵修飾使用的化學品更少,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4. 表麵修飾提高滌綸纖維阻燃性能的方法
4.1 塗覆法
塗覆法是將阻燃劑以塗層的形式附著在纖維表麵。常用的阻燃劑包括無機化合物(如氫氧化鋁、氧化銻)和有機化合物(如磷係阻燃劑、氮係阻燃劑)。
4.1.1 無機塗層
無機塗層通常具有高熱穩定性和低毒性。例如,氫氧化鋁(ATH)在高溫下分解生成水和氧化鋁,吸收大量熱量並稀釋可燃氣體。
塗層材料 | 阻燃機理 | 優點 | 缺點 |
---|---|---|---|
氫氧化鋁 | 吸熱分解,稀釋可燃氣體 | 環保,成本低 | 添加量大,影響手感 |
氧化銻 | 與鹵素協同作用,生成阻燃氣體 | 高效 | 毒性較高 |
納米二氧化矽 | 形成隔熱層,抑製熱傳遞 | 高穩定性,低添加量 | 分散性差 |
4.1.2 有機塗層
有機塗層通常通過化學反應與纖維表麵結合,形成穩定的阻燃層。例如,磷係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磷酸酯類化合物,促進炭化層的形成。
塗層材料 | 阻燃機理 | 優點 | 缺點 |
---|---|---|---|
磷係阻燃劑 | 促進炭化,抑製可燃氣體生成 | 高效,低添加量 | 可能釋放有毒氣體 |
氮係阻燃劑 | 釋放惰性氣體,稀釋氧氣 | 環保,低毒性 | 效果有限 |
矽係阻燃劑 | 形成隔熱層,抑製熱傳遞 | 高穩定性 | 成本較高 |
4.2 等離子體處理
等離子體處理是一種高效的表麵修飾技術,通過高能粒子轟擊纖維表麵,引入活性基團或沉積阻燃塗層。
4.2.1 等離子體處理的機理
等離子體處理可以在纖維表麵引入含氧、含氮或含矽基團,從而提高其與阻燃劑的結合能力。此外,等離子體還可以直接沉積阻燃塗層。
處理氣體 | 引入基團 | 阻燃效果 |
---|---|---|
氧氣 | -OH, -COOH | 提高塗層附著力 |
氮氣 | -NH₂, -CN | 促進炭化層形成 |
矽烷 | Si-O-Si | 形成隔熱層 |
4.2.2 等離子體處理的優勢
- 高效性:處理時間短,效果顯著。
- 均勻性:可以在纖維表麵形成均勻的修飾層。
- 多功能性:可以同時實現阻燃、抗菌、抗靜電等功能。
4.3 溶膠-凝膠法
溶膠-凝膠法是通過水解和縮合反應在纖維表麵形成無機或有機-無機雜化塗層。這種方法可以製備出高穩定性和高阻燃性能的塗層。
4.3.1 溶膠-凝膠法的步驟
- 前驅體水解:將金屬醇鹽(如矽酸乙酯)水解生成溶膠。
- 縮合反應:溶膠中的活性基團發生縮合反應,形成凝膠。
- 塗層形成:將凝膠塗覆在纖維表麵,經過幹燥和熱處理形成穩定塗層。
4.3.2 溶膠-凝膠法的應用
溶膠-凝膠法可以製備出多種阻燃塗層,如SiO₂、TiO₂、Al₂O₃等。例如,SiO₂塗層在燃燒時形成致密的隔熱層,有效抑製熱傳遞。
塗層材料 | 阻燃機理 | 優點 | 缺點 |
---|---|---|---|
SiO₂ | 形成隔熱層,抑製熱傳遞 | 高穩定性,環保 | 成本較高 |
TiO₂ | 光催化分解可燃氣體 | 多功能性 | 效果有限 |
Al₂O₃ | 吸熱分解,稀釋可燃氣體 | 高效 | 添加量大 |
5. 表麵修飾對滌綸纖維性能的影響
5.1 阻燃性能的提升
通過表麵修飾,滌綸纖維的LOI值可以顯著提高。例如,經過磷係阻燃劑塗覆的滌綸纖維,其LOI值可達到28-30%。
修飾方法 | LOI提升幅度(%) | 垂直燃燒性能 |
---|---|---|
塗覆法 | 5-10 | 自熄性增強 |
等離子體處理 | 3-8 | 燃燒速率降低 |
溶膠-凝膠法 | 6-12 | 炭化層形成 |
5.2 機械性能的變化
表麵修飾可能會對滌綸纖維的機械性能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塗層過厚可能導致纖維柔韌性下降。
修飾方法 | 拉伸強度變化(%) | 斷裂伸長率變化(%) |
---|---|---|
塗覆法 | -5 至 +2 | -10 至 -5 |
等離子體處理 | -2 至 +3 | -5 至 +2 |
溶膠-凝膠法 | -3 至 +1 | -8 至 -3 |
5.3 耐久性評估
表麵修飾的耐久性是衡量其實際應用價值的重要指標。例如,經過多次洗滌後,塗層的阻燃性能可能會下降。
修飾方法 | 洗滌次數(次) | LOI下降幅度(%) |
---|---|---|
塗覆法 | 10 | 2-5 |
等離子體處理 | 20 | 1-3 |
溶膠-凝膠法 | 30 | 0.5-2 |
6. 實際應用案例
6.1 阻燃滌綸在家居紡織品中的應用
通過表麵修飾的阻燃滌綸纖維廣泛應用於家居紡織品,如窗簾、地毯和沙發套。例如,某品牌采用磷係阻燃劑塗覆的滌綸窗簾,其LOI值達到28%,並通過了垂直燃燒測試。
產品名稱 | 修飾方法 | LOI值(%) | 垂直燃燒性能 |
---|---|---|---|
阻燃滌綸窗簾 | 磷係塗覆 | 28 | 自熄性增強 |
阻燃滌綸地毯 | 等離子體處理 | 26 | 燃燒速率降低 |
阻燃滌綸沙發套 | 溶膠-凝膠法 | 30 | 炭化層形成 |
6.2 阻燃滌綸在防護服中的應用
阻燃滌綸纖維在防護服領域也有廣泛應用。例如,某消防服采用溶膠-凝膠法修飾的滌綸纖維,其LOI值達到32%,並在高溫環境下表現出優異的阻燃性能。
產品名稱 | 修飾方法 | LOI值(%) | 熱釋放速率(kW/m²) |
---|---|---|---|
消防服外層 | 溶膠-凝膠法 | 32 | 50 |
工業防護服 | 磷係塗覆 | 28 | 60 |
軍用防護服 | 等離子體處理 | 30 | 55 |
7. 未來發展方向
7.1 多功能化修飾
未來的表麵修飾技術將更加注重多功能化,例如同時實現阻燃、抗菌、抗紫外線和抗靜電等功能。
7.2 環保型阻燃劑
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開發低毒、無鹵的阻燃劑將成為研究重點。例如,生物基阻燃劑(如殼聚糖、木質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7.3 智能化修飾
通過引入智能材料(如溫敏材料、光敏材料),可以實現阻燃性能的動態調節,提高材料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 Horrocks, A. R., & Price, D. (2001). Fire Retardant Materials. Woodhead Publishing.
- Zhang, S., & Horrocks, A. R. (2003). A review of flame retardant polypropylene fibre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8(11), 1517-1538.
- Bourbigot, S., & Duquesne, S. (2007). Fire retardant polymer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17(22), 2283-2300.
- Alongi, J., Carosio, F., & Malucelli, G. (2014). Current emerging techniques to impart flame retardancy to fabrics: An overview.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106, 138-149.
- Levchik, S. V., & Weil, E. D. (2004). A review of recent progress in phosphorus-based flame retardants.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4(5), 345-364.
(以上內容為示例,實際文獻引用需根據具體研究內容調整。)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401.html
擴展閱讀:http://www.tpu-ptfe.com/post/7.html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573.html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elastic-knitted-fabric-4mm-sponge-elastic-knitted-composite-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polyester-dobby-3-laminated-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94-547.html
擴展閱讀:http://www.tpu-ptfe.com/post/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