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滌綸平紋織物的阻燃處理技術 一、引言 滌綸(Polyester)作為全球使用廣泛的合成纖維之一,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耐磨性、抗皺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在紡織品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滌綸纖維本身具...
高性能滌綸平紋織物的阻燃處理技術
一、引言
滌綸(Polyester)作為全球使用廣泛的合成纖維之一,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耐磨性、抗皺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在紡織品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滌綸纖維本身具有較高的可燃性,這在某些特殊應用場景中(如公共交通工具內飾、醫療防護服和軍工裝備等)成為一大隱患。為滿足現代工業對安全性的更高要求,開發高性能的阻燃滌綸平紋織物已成為研究熱點。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阻燃處理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合理的工藝設計與材料選擇,可以顯著提高滌綸織物的防火性能,同時保持其原有的物理特性。本文將從阻燃劑的選擇、處理工藝優化以及產品性能評價等方麵展開討論,並結合國內外權威文獻和實驗數據,全麵剖析高性能滌綸平紋織物的阻燃處理技術。
二、阻燃劑的分類及其作用機製
阻燃劑是實現滌綸織物阻燃性能的核心材料。根據其化學組成和作用方式,阻燃劑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 哈羅德·韋斯特模型下的磷係阻燃劑
磷係阻燃劑通過促進聚合物脫水炭化形成致密的炭層,隔絕氧氣和熱量,從而抑製火焰傳播。這類阻燃劑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環保特性,廣泛應用於民用和工業領域。
阻燃劑名稱 | 化學成分 | 優點 | 缺點 |
---|---|---|---|
紅磷 | P | 阻燃效率高,價格低廉 | 易吸濕,存在粉塵汙染 |
膨脹型阻燃劑 | APP/PER/MEL複合體係 | 成炭效果好,環保 | 加工溫度受限 |
國內學者張華明等人在《功能紡織材料》中指出,膨脹型阻燃劑由於其獨特的成炭機理,特別適合用於需要長時間耐火保護的場景。
2. 鹵素類阻燃劑
鹵素類阻燃劑(如溴係和氯係化合物)通過釋放鹵化氫氣體捕捉自由基,中斷燃燒鏈式反應。盡管其阻燃效率較高,但因燃燒時可能產生有毒煙霧而受到一定限製。
阻燃劑名稱 | 化學成分 | 優點 | 缺點 |
---|---|---|---|
八溴醚 | C8H4Br8O2 | 阻燃效率高,應用範圍廣 | 燃燒時生成有毒氣體 |
氯化石蠟 | CnH(2n+1)Cl | 成本低,易於加工 | 環保性能較差 |
國外研究機構Smithsonian Research Group的研究表明,鹵素類阻燃劑雖然仍被大量使用,但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逐步減少其用量並尋找替代方案。
3. 無機阻燃劑
無機阻燃劑主要包括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和硼酸鹽等。這些材料通過吸熱分解降低體係溫度,同時生成不可燃氣體稀釋氧氣濃度,達到阻燃目的。
阻燃劑名稱 | 化學成分 | 優點 | 缺點 |
---|---|---|---|
氫氧化鋁 | Al(OH)3 | 環保,無毒 | 添加量大,影響機械性能 |
氫氧化鎂 | Mg(OH)2 | 分解溫度高,耐高溫 | 密度大,成本較高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劉偉團隊在《新型阻燃材料進展》中提到,無機阻燃劑因其優異的環保性能,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三、阻燃處理工藝優化
為了確保阻燃效果並兼顧織物的其他性能指標,阻燃處理工藝需要經過精心設計和優化。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工藝方法及其特點:
1. 浸軋法
浸軋法是一種簡單且經濟高效的阻燃處理方式,適用於大批量生產。該方法通過將織物浸入含有阻燃劑的溶液中,隨後經軋壓去除多餘液體,後進行烘幹和固化。
工藝參數 | 推薦值 | 備注 |
---|---|---|
浸漬時間(min) | 3~5 | 根據阻燃劑種類調整 |
軋液率(%) | 70~80 | 控製均勻性 |
固化溫度(°C) | 160~180 | 避免過高導致纖維損傷 |
浙江大學紡織學院的陳曉峰教授在《功能性紡織品加工技術》中強調,浸軋法的關鍵在於精確控製阻燃劑濃度和固化條件,以避免過度處理對織物手感的影響。
2. 塗層法
塗層法通過在織物表麵塗覆一層含阻燃劑的功能性塗層,增強其阻燃性能。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用於對外觀要求較高的場合。
塗層材料 | 典型配方 | 適用場景 |
---|---|---|
丙烯酸樹脂 | APP/PER/MEL+ACR | 室內裝飾布料 |
聚氨酯 | ATH+MDI | 汽車內飾件 |
美國杜邦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塗層法不僅可以提升阻燃性能,還能賦予織物額外的功能,如防水或抗菌。
3. 接枝共聚法
接枝共聚法通過化學反應將阻燃基團直接引入滌綸分子鏈中,從而實現永久性阻燃效果。這種方法雖然成本較高,但其耐久性和穩定性無可比擬。
反應條件 | 推薦值 | 注意事項 |
---|---|---|
溫度(°C) | 120~140 | 防止副反應發生 |
反應時間(h) | 2~4 | 監控pH值變化 |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接枝共聚法處理後的滌綸織物即使經過多次洗滌,其阻燃性能依然保持良好。
四、產品性能評價
為了驗證阻燃處理的效果,通常需要對成品進行一係列嚴格的測試。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及其評估方法:
1. 阻燃性能
阻燃性能是衡量織物防火能力的核心指標,常用垂直燃燒測試法(Vertical Flame Test)進行評估。
測試標準 | 等級劃分 | 具體要求 |
---|---|---|
GB/T 5455-2014 | F1/F2/F3 | 點燃後續燃時間≤5s |
ASTM D6413 | PASS/FAIL | 損毀長度≤10cm |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強教授在《紡織品阻燃性能檢測技術》中指出,GB/T 5455是中國國家標準,而ASTM D6413則更符合國際通用規範。
2. 力學性能
阻燃處理可能會對織物的拉伸強度和撕裂強度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詳細分析。
性能指標 | 原始值 | 處理後值 | 變化率(%) |
---|---|---|---|
拉伸強度(N) | 1500 | 1350 | -10 |
撕裂強度(N) | 800 | 720 | -10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Johnston團隊在《Textile Research Journal》上發表的文章表明,通過優化阻燃劑配比和處理工藝,可以有效減小力學性能的損失。
3. 耐久性
耐久性測試旨在考察阻燃效果在實際使用中的持久性,包括耐水洗、耐摩擦和耐光照等多方麵內容。
測試項目 | 測試方法 | 合格標準 |
---|---|---|
耐水洗 | ISO 6330 | 經過50次洗滌後仍達標 |
耐摩擦 | ASTM D4966 | 幹擦/濕擦≥4級 |
耐光照 | AATCC TM16 | 紫外老化後顏色變化ΔE<3 |
上海交通大學輕紡與服裝學院的王芳副教授在《紡織品耐久性研究》中提出,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真正實現產品的長期可靠性。
五、參考文獻來源
- 張華明, 李紅梅. 功能紡織材料[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8.
- Smithson Research Group. Advances in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s[R].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2020.
- 劉偉, 楊帆. 新型阻燃材料進展[J]. 化學通報, 2019, 82(5): 45-52.
- 陳曉峰. 功能性紡織品加工技術[M].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7.
- DuPont Company. Coating Technologies for Textiles[R]. Wilmington DE: DuPont Technical Bulletin, 2021.
- Fraunhofer Institut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ester Fibers[R]. Stuttgart: Fraunhofer-Gesellschaft, 2019.
- 李強. 紡織品阻燃性能檢測技術[M].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20.
- Johnston, R.,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lame-Retardant Treated Fabrics[J].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21, 91(13): 1678-1689.
- 王芳. 紡織品耐久性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8.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404.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46-125.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32-236.html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382.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64-655.html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387.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3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