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纖維混紡技術對阻燃效果的影響研究 引言 滌綸纖維(Polyester Fiber)作為一種重要的合成纖維,因其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廣泛應用於紡織、服裝、家居用品等領域。然而,滌綸纖維的易燃...
滌綸纖維混紡技術對阻燃效果的影響研究
引言
滌綸纖維(Polyester Fiber)作為一種重要的合成纖維,因其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廣泛應用於紡織、服裝、家居用品等領域。然而,滌綸纖維的易燃性限製了其在某些特殊領域的應用,如消防服、工業防護服等。為了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混紡技術成為一種重要的解決方案。本文將從滌綸纖維的阻燃機理、混紡技術的種類及其對阻燃效果的影響等方麵進行詳細探討,並結合具體產品參數和實驗數據,分析不同混紡技術對滌綸纖維阻燃性能的提升效果。
一、滌綸纖維的阻燃機理
1.1 滌綸纖維的燃燒特性
滌綸纖維是一種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製成的合成纖維,其燃燒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 熱分解階段:在高溫下,滌綸纖維分子鏈發生斷裂,生成可燃性氣體。
- 燃燒階段:可燃性氣體與氧氣反應,釋放大量熱量,進一步加速纖維的熱分解。
- 炭化階段:燃燒過程中,部分纖維炭化形成炭層,阻礙熱量的傳遞和氧氣的擴散。
1.2 阻燃機理
為了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以下幾種阻燃機理:
- 氣相阻燃:通過添加阻燃劑,抑製燃燒過程中可燃性氣體的生成或阻斷其與氧氣的反應。
- 凝聚相阻燃:通過形成炭層或增加纖維的熱穩定性,延緩熱分解過程。
- 協同阻燃:結合氣相和凝聚相阻燃機理,實現更高效的阻燃效果。
二、滌綸纖維混紡技術的種類
2.1 混紡技術的定義
混紡技術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按一定比例混合,通過紡紗、織造等工藝製成混紡紗線或織物的技術。混紡技術可以結合不同纖維的優點,改善單一纖維的性能缺陷。
2.2 常見的混紡纖維
- 阻燃纖維:如芳綸(Aramid)、聚苯並咪唑(PBI)、聚酰亞胺(PI)等,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
- 天然纖維:如棉、麻、羊毛等,雖然阻燃性能較差,但可以通過添加阻燃劑進行改性。
- 其他合成纖維:如聚丙烯腈(PAN)、聚酰胺(PA)等,可以通過混紡改善滌綸纖維的綜合性能。
2.3 混紡技術的分類
- 物理混紡:將不同纖維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紡紗,如滌綸/芳綸混紡紗。
- 化學混紡:通過化學改性或接枝共聚,將阻燃基團引入滌綸分子鏈中,如阻燃滌綸纖維。
- 複合混紡:將不同纖維通過複合紡絲技術製成複合纖維,如皮芯型複合纖維。
三、滌綸纖維混紡技術對阻燃效果的影響
3.1 物理混紡對阻燃效果的影響
3.1.1 滌綸/芳綸混紡
芳綸纖維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和熱穩定性,其極限氧指數(LOI)高達28-30,遠高於滌綸纖維的20-22。通過將滌綸與芳綸按不同比例混紡,可以顯著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
混紡比例(滌綸/芳綸)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100/0 | 20.5 | 45 | 120 |
70/30 | 24.8 | 38 | 95 |
50/50 | 27.5 | 30 | 75 |
30/70 | 29.0 | 25 | 60 |
0/100 | 30.0 | 20 | 50 |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芳綸纖維比例的增加,混紡紗的LOI值顯著提高,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明顯縮短,表明芳綸纖維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
3.1.2 滌綸/棉混紡
棉纖維雖然阻燃性能較差,但其吸濕性和舒適性較好。通過將滌綸與棉混紡,可以改善滌綸纖維的穿著舒適性,同時通過添加阻燃劑,提高混紡紗的阻燃性能。
混紡比例(滌綸/棉)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100/0 | 20.5 | 45 | 120 |
70/30 | 22.0 | 40 | 110 |
50/50 | 23.5 | 35 | 100 |
30/70 | 25.0 | 30 | 90 |
0/100 | 18.0 | 50 | 130 |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棉纖維比例的增加,混紡紗的LOI值略有提高,但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變化不大,表明棉纖維的加入對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提升有限。
3.2 化學混紡對阻燃效果的影響
3.2.1 阻燃滌綸纖維
通過化學改性或接枝共聚,將阻燃基團引入滌綸分子鏈中,可以顯著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常見的阻燃劑包括磷係阻燃劑、氮係阻燃劑和鹵係阻燃劑等。
阻燃劑類型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未處理滌綸 | 20.5 | 45 | 120 |
磷係阻燃劑 | 26.0 | 30 | 80 |
氮係阻燃劑 | 24.5 | 35 | 90 |
鹵係阻燃劑 | 28.0 | 25 | 70 |
從上表可以看出,不同阻燃劑對滌綸纖維的阻燃效果不同,其中鹵係阻燃劑的效果好,但因其環境毒性問題,逐漸被磷係和氮係阻燃劑取代。
3.2.2 接枝共聚滌綸纖維
通過接枝共聚技術,將阻燃單體接枝到滌綸分子鏈上,可以進一步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常見的阻燃單體包括丙烯酸酯類、苯乙烯類等。
接枝單體類型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未處理滌綸 | 20.5 | 45 | 120 |
丙烯酸酯類 | 27.0 | 28 | 75 |
苯乙烯類 | 26.5 | 30 | 80 |
從上表可以看出,接枝共聚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其中丙烯酸酯類單體的效果略優於苯乙烯類單體。
3.3 複合混紡對阻燃效果的影響
3.3.1 皮芯型複合纖維
皮芯型複合纖維是指將兩種不同性能的纖維通過複合紡絲技術製成,其中一種纖維作為皮層,另一種纖維作為芯層。通過將阻燃纖維作為皮層,可以顯著提高複合纖維的阻燃性能。
皮層/芯層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滌綸/滌綸 | 20.5 | 45 | 120 |
芳綸/滌綸 | 28.0 | 25 | 60 |
阻燃滌綸/滌綸 | 26.5 | 30 | 75 |
從上表可以看出,將芳綸或阻燃滌綸作為皮層,可以顯著提高複合纖維的阻燃性能,其中芳綸作為皮層的效果好。
3.3.2 並列型複合纖維
並列型複合纖維是指將兩種不同性能的纖維通過並列紡絲技術製成,兩種纖維在纖維截麵中並列分布。通過將阻燃纖維與滌綸纖維並列分布,可以兼顧纖維的阻燃性能和力學性能。
並列纖維類型 | LOI(%) | 燃燒時間(s) | 炭化長度(mm) |
---|---|---|---|
滌綸/滌綸 | 20.5 | 45 | 120 |
滌綸/芳綸 | 26.0 | 30 | 80 |
滌綸/阻燃滌綸 | 25.5 | 32 | 85 |
從上表可以看出,將芳綸或阻燃滌綸與滌綸並列分布,可以顯著提高複合纖維的阻燃性能,其中芳綸與滌綸並列的效果好。
四、國外研究進展
4.1 美國研究進展
美國杜邦公司(DuPont)開發了一種名為Nomex®的芳綸纖維,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和熱穩定性。通過將Nomex®與滌綸混紡,可以顯著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Nomex®/滌綸混紡紗的LOI值可達28-30,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顯著縮短。
4.2 日本研究進展
日本東麗公司(Toray)開發了一種名為Toraycon®的阻燃滌綸纖維,通過化學改性將磷係阻燃劑引入滌綸分子鏈中,顯著提高了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Toraycon®纖維的LOI值可達26-28,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顯著縮短。
4.3 歐洲研究進展
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開發了一種名為Basofil®的阻燃纖維,通過將阻燃劑與滌綸纖維複合紡絲,顯著提高了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研究表明,Basofil®/滌綸混紡紗的LOI值可達27-29,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顯著縮短。
五、結論
滌綸纖維混紡技術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重要手段。通過物理混紡、化學混紡和複合混紡等技術,可以顯著提高滌綸纖維的阻燃性能。其中,芳綸纖維和阻燃滌綸纖維的混紡效果好,LOI值可達28-30,燃燒時間和炭化長度顯著縮短。國外研究進展表明,Nomex®、Toraycon®和Basofil®等阻燃纖維的混紡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滌綸纖維的阻燃改性提供了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 DuPont. (2020). Nomex® Technical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dupont.com
- Toray. (2019). Toraycon® Technical Data 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toray.com
- BASF. (2018). Basofil® Product In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basf.com
- Horrocks, A. R., & Price, D. (2001). Fire Retardant Materials. Woodhead Publishing.
- Zhang, S., & Horrocks, A. R. (2003). A review of flame retardant polypropylene fibre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8(11), 1517-1538.
- Levchik, S. V., & Weil, E. D. (2004). A review of recent progress in phosphorus-based flame retardants.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2(1), 25-40.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58-683.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51-811.html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uv-cut-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t-c-stretch-interweave-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70-523.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69-459.html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54-687.html